The Moment

Instagram

育兒參考書(Recommended Books for Parents-To-Be)

好了好了,再不交這篇,姐妹的小孩都要蹦出來了,先把書單貼上,然後去買來K吧~ 我想我一時半刻也寫不完整,心得List 已經越堆越長了,育兒之路果然是一關過了還有一關,永遠有新的挑戰~

厲害的新手媽媽必備 (Recommended):
  •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:這是Mei一開始就叫我在台灣買好帶來K的書,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新手父母的"必讀101"。雖然書中的有些作法是有點爭議,因為跟親密育兒派是兩個極端,但是自己可以參照其他的書,做些斟酌囉~ 基本上,這本書的概念是真的幫了我們不少 -就是"規律作息"及"獨立入眠"部分- 畢竟一個活到百歲都還可以執業的小兒科醫師說的話,不是沒有她的道理,抓住她的基本方針去實行,真的有幫助到我們的寶寶,還有很多媽媽推薦他的"食物泥"部分,可以參考看看。美國的朋友可參考:Dr. Denmark Said it!
  • 從0歲開始:我沒有看過中文譯本,可是好像每個很厲害的媽媽們都有推薦這本,可以補足上面那本的不足,尤其是針對於睡眠的部分。我手邊的是Mei借我的英文版本:On Becoming Baby Wise: Giving Your Infant the Gift of Nighttime Sleep,我老公就是直接靠這本抓重點來實行。它很客觀的分析兩個學派的優缺點,然後折衷實行,跟超級嬰兒通差不多,但大方向跟百歲醫生的理念還是相同的,堅持"規律作息"及"獨立入眠",而且因為這本書,才讓我們了解到,原來睡眠 -不只是晚上,還有白天- 對寶寶竟然是如此重要。
  • 超級嬰兒通─天才保母崔西的育兒祕訣:這也是個must buy之一。她教我們要懂得傾聽寶寶的語言,尤其是"哭"這件事,不要一哭就抱,一哭就餵,越快裡解自己的寶寶,才可以真正的幫助到寶寶的需求。再來,針對培養寶寶"獨立入眠"的部分,也提供了一些比較溫和的方法,只是我們家愷愷,還是用百歲的方法才成功的,個性跟他爹一樣,喜歡單刀直入,快刀斬亂麻~ 不過當中真的有很多觀念跟經驗談,讓我每次翻閱,都還是忍不住拍手叫好,真的可以幫新手父母釐清心中很多雜音跟疑慮。英文版可參考: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
其他讀書心得 (Optional):
  • 這樣做,寶寶超好帶:是參考百歲醫生的作法的媽媽出的經驗談。當初我是因為百歲在細節部分交代的不太多,心中滿腹疑問下訂了這本請娘親帶來,不過… 到在還沒甚麼派上用場,因為她多半內容側重在食物泥部分,可能接下來我得多研究研究了,"食物泥"是我接下來的挑戰及功課~
  • 喂,請問百歲醫師在家嗎?:這個也是研究"百歲"精神研究到還打電話直接到美國求救的媽媽,真是太了不起了!當初Mei買了這本想說看看有沒有甚麼新招可以對付她那一歲多的寶貝Li-Ann,結果,這本反而benefit到我。這個媽媽用圖文的方式,非常仔細的step-by-step針對新生兒,如何訂立規律作息,如何睡、如何吃,非常適合從一開始就不知該怎麼辦的新手父母跟著她一起試試看,而且她裡頭很多教育理念都很棒,我個人也很推薦這本。
  • 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:在美國當媽的一定人手一本What to Expect When You're Expecting系列,跟懷孕那本一樣,也是告訴你寶寶每個月每個月可能會有的發展,可能會遇到的問題,是我親愛的MBA同學兼好室友Yilin從美國寄來的(*^^*貼心~)。不過,它對於幫助寶寶作息跟睡眠那部分,是比較偏向親密育兒派的,那…不太work for我家寶貝,所以那部分我pass,就把它當成一個寶寶百科大全,包含怎樣餵奶呀、拍嗝、流口水、臉部起疹子… 等等等等,當我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生理上的問題的時候,就翻翻這本,還滿能鎮定一下神經的… 哈… 因為證明很多問題都是新手媽媽多想了~
  • 親密育兒百科:就…親密育兒派的作法囉~ Mei也是借我拿來當寶寶疾病百科大全用,但是如果喜歡親密育兒法的朋友,可以買來參考看看~ 英文版:The Baby Book

懶得看書的捧搖呢。。。就直接上我上次提過的一位阿慈媽媽的網站,然後把她這邊的文章全部反覆讀N遍,然後妳就升了~ 因為她整理了上述那些專家們的建議,加上自身的經驗整理出的精華,就是抓住這些要點給他實行下去就對了,我後來就是看到她的文章,才明白自己寶寶睡覺一直在哭鬧的原因,這些等我"迷思"的時候在寫清楚好了。

總之,有沒有看到我一直重複的八個字:"規律作息"及"獨立入眠"。千萬千萬不要小看他們,也不要以為這很簡單!"規律"不只是餵奶,還有讓寶寶"休息",如果從一開始就有好好做到這兩點,後來也就不用太怎麼樣去訓練寶寶,可以省很多參考書的錢,呵呵。。。

我認識的幾位寶寶算好帶的媽媽,不是那時在美國生小孩的朋友,要不就是在這裡的"美國醫院"生的朋友,或是"早產兒",或是待過台灣月子中心的朋友。。。有什麼差呢? 因為我,就恰恰好選在那完全"親密育兒派"的醫院裡生產,完全的放牛吃草不說,陣痛加生產花了15個小時多也沒休息就算了,反正看到小傢伙在身邊就整一個莫名興奮加感動,但是住雙人房+兩個疲憊的媽媽+兩個都是半夜開始起來哭鬧的小嬰兒,到了第三天,72小時裡,我只睡了五、六個鐘頭,怎麼辦?又為了要隨時呼應寶寶的需求,讓寶寶吸允,刺激發奶,最後只好乾脆把他從小床上搬到我身邊,用手枕著頭的超不舒服側躺姿讓寶寶好好吸個夠,我才終於可以閉上眼睛,連後來出院回家也是,就這樣幾個晚上下來,為了貪圖那其實還是少得很可憐的睡眠,噩夢就這樣開始了。。。因為寶寶開始亂睡一通,有時睡有時不睡,甚至開始放上小床後,就開始大哭。。。

上述我提到的那些朋友的寶寶,從"一開始"醫院就讓他們定時餵奶、定時休息,然後晚上把小寶寶帶走統一照顧,就這樣,基本上朋友們出院或出了月子中心,就照這個方法給他進行下去,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除非。。。開始添加一些人工的行為,比如:開始一哭就塞奶or 奶嘴、開始搖哄抱睡、讓寶寶在身上睡著才放回他的床…etc. ,慢慢的問題也就開始浮出來了。。。因為一開始,那些寶寶們晚上被帶走統一照顧時,沒有人會一個個的去塞奶嘴,也不可能一哭就去餵奶(大多都是儘量按照時間表餵食),更不可能一個個的去搖哄他們睡覺(餵完奶拍完隔了,頂多抱一下,就直接把他們放回小床上),所以那些寶寶從一出生,就很明確的知道,"吃飯"是在媽咪or照顧者的身上,"睡覺"是自己單獨在小床上,沒有混淆,沒有多餘不必要的動作,寶寶自然而然就會穩定很多。

哇啦~ 大方向先抓好,預祝我的準爸媽朋友們,可以有個好的開始。。。

1 comments:

曾芳岑 said...
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.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